牡丹,被譽(yù)為“花中之王”,在中國文化中占據(jù)著重要的地位。它們色彩艷麗,形態(tài)各異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而在眾多的牡丹品種中,有一些是以培育師的名字命名的,這些培育師為牡丹的繁衍和推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(xiàn)。今天,龍池牡丹與您一起走進(jìn)這些故事。
以培育師命名的牡丹品種有很多,其中最具有家族傳承性的當(dāng)屬景玉牡丹和文海牡丹。
景玉牡丹花朵碩大,花開千層,瓣似白雪,晶瑩如玉,深受游客喜愛。景玉牡丹是1976年由菏澤百花園孫景玉技師培育的,花型常見為皇冠型,原名為“賽雪塔”,后改為“景玉牡丹”,以表彰孫景玉技師為牡丹培育所作出的貢獻(xiàn)。孫景玉在菏澤百花園工作了42年,培育了牡丹新品種400多個,其中花協(xié)正式承認(rèn)的有100多個,他培育的“景玉牡丹”如今已成為白色系牡丹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。
文海牡丹是2017年新鑒定的紅色系新品種牡丹,花色呈紅色,花瓣有白邊,花大色艷。文海牡丹由菏澤百花園技師孫文海培育而成,孫景玉就是他的父親。2017年,中國牡丹芍藥協(xié)會為了表彰孫文海為中國牡丹做出的突出貢獻(xiàn),又以他的名字“文?!泵艘粋€他自己培育的紅色系牡丹新品種。
一白一紅,兩個品種的牡丹隔著36年歲月相望,這是中國牡丹芍藥協(xié)會對孫氏父子倆的認(rèn)可,也成就了牡丹業(yè)界的一段佳話。
以培育師名字命名的牡丹品種,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文化溫度。這些培育師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,為牡丹的品種繁衍做出了杰出的貢獻(xiàn),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花卉遺產(chǎn)。龍池牡丹中國牡丹種質(zhì)資源基因庫重視栽培技術(shù)創(chuàng)新與新品種培育,培育出新優(yōu)品種30余種。龍池牡丹計劃以多種方式為牡丹新品命名,不只是儀式感的產(chǎn)生,更在于以牡丹承載記憶,讓牡丹成為文化的載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