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百年來,牡丹憑借其獨特的芳華和氣韻獨自美麗,以雍容華貴的氣質(zhì)和國色天香的姿態(tài)穩(wěn)占花王的地位。誰曾想到,光鮮靚麗的牡丹竟也有如此悲情的故事,不由得讓人心生感嘆,牡丹花神為情癡,落得生死兩茫茫!
清代文人蒲松齡,世稱聊齋先生,慣用鬼神小說折射現(xiàn)實,撲朔迷離,真假難分。他曾流連于街頭巷尾,看過往行人,品人生百態(tài),一支筆,寫盡牡丹、鸚鵡、狐妖、白面書生、青藤綠蔓、轉(zhuǎn)世情緣,匯成世人口耳相傳的千古佳作《聊齋志異》,文筆悠揚,意味深長。其中有寫到凡人與牡丹花神虐戀情緣的篇章,名為《葛巾》,“任是無情也動人”的牡丹花神,為愛長眠,道盡剛烈!今天,龍池牡丹與您一起走進《葛巾》,談牡丹虐世情緣!
文中寫到,洛陽文人常大用平生最喜歡牡丹,他聽聞曹州的牡丹姿色絕佳,揚名中外,就專程前來觀賞。他在花園里偶遇一名身穿紫色長裙的美麗女子,一見鐘情,傾心不已,便跪下向她求婚。常大用的一片赤誠之心打動了葛巾,兩人一同返回洛陽,葛巾還將自己的妹妹玉版介紹給常大用的弟弟常大器當妻子,后來葛巾玉版各生了一個兒子,生活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條。
偶爾說起身世,她們自稱姓魏,母親被封為“曹國夫人”。常大用聽了,頓時心生懷疑,借機到曹州一探究竟,卻得知葛巾玉版是牡丹花仙,常大用大為驚奇,急忙返回洛陽。葛巾,玉版憤然離去常家。離開時,把兩個小孩留在了常家,數(shù)日之后,兩朵牡丹花從小孩跌落的地方生長出來。第二年春季,一朵為紫色,一朵為白色,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的“葛巾紫”與“玉版白”這兩個牡丹品種。
蒲松齡在《葛巾》的篇末說:“懷之專一,鬼神可通”,“少府寂寞,以花當夫人,況真能解語,何必力窮其原哉?惜常生之未達也”。感嘆只要真心相愛,又何懼對方是鬼神!“名花傾國兩相歡”的牡丹花神,不戀皇家富貴,卻鐘情于兩手空空的布衣書生,葛巾為愛甘離故土,卻慘遭懷疑,以悲情收場。
人與花相戀,本是一場浪漫的情緣,卻因猜疑破落收場。葛巾玉版的故事人口相傳,每年山東菏澤牡丹盛開之時,人們總會前往中國牡丹之都山東菏澤,賞葛巾紫玉版白,聽曹州人贊牡丹傲潔,訴說著世俗男女淚斷腸的愛情故事,千百年來,牡丹文化世代傳承,龍池牡丹以身踐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