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其名,出自明代李時珍所著寫的《本草綱目》:“牡丹以色丹者為上,雖結(jié)子而根上生苗,故謂之牡丹。”
又說:“唐人謂之木芍藥,以其花似芍藥,而宿干似木也。群花品中,以牡丹第一,芍藥第二,故世謂牡丹為花王,芍藥為花相?!?/span>
第一期為大家解析牡丹是太平盛世、繁榮昌盛的象征和幸福美滿、富貴吉祥的兩重寓意,今天繼續(xù)為大家解析更多關(guān)于牡丹的美好寓意。
【牡丹,是美好愛情的象征】
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《詩經(jīng)》中,牡丹作為愛情之花首次被提及?!对娊?jīng)·鄭風·溱洧》云:維士與女,伊其將謔,贈之以芍藥。男女表達愛情的方式,是“贈之以芍藥”。這里的芍藥,是木芍藥,即牡丹。牡丹在三月上巳節(jié)綻放,待其一個月花謝后,芍藥才綻放。
古代三月初三的上巳節(jié)就是愛情節(jié),牡丹盛開,枝頭鳥鳴啾啾,陽光金子一樣鋪灑下來,叫人春心蕩漾。有情人互贈牡丹,并在牡丹花前表達了終生的誓言:執(zhí)子之手,與子偕老。
【牡丹,是國色之姿的象征】
傳說專司牡丹的牡丹仙子,是美麗與智慧的化身,牡丹仙子的原型則是洛神宓妃。
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兒,她美若天仙,能歌善舞,她與洛伯相愛,并喜結(jié)連理。河伯垂涎于她的美貌,為搶奪宓妃,不惜大動干戈,洛伯戰(zhàn)敗,宓妃不堪受辱,投洛河自盡,天帝封她為洛神。由此,牡丹成為了美麗的象征,更成為了擁有國色之姿美女的象征。
在牡丹文化極致鼎盛的唐朝,牡丹與傾國美人的羈絆尤為緊密?!懊▋A國兩相歡,長得君王帶笑看。”“國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女皇武則天、太平公主、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,都甚愛牡丹,世人也都以牡丹之美贊頌傾國傾城的容貌。